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「佛學成人教育」 ◆開課期間:2025/3/1∼6/13(全期上課15週) |
科目名稱/上課時間
|
任課教師
|
課程說明
|
1.《瑜伽師地論》(線上課程) 週一 09:30-12:00 3月3日起,共12次 |
鄭振煌 老師
|
瑜伽論卷三十四後半、卷三十五,聲聞地四向四果的作意與成就、涅槃之證得與利益;
緣覺地之自性、行相、果位;流轉十二因緣、還滅十二因緣的作意與成就;辟支弗果之證得與利益。 (本課程採用 Zoom 遠距教學。) |
2.藏語進階(線上課程) 週一 19:00-21:00 3月3日起,共15次 |
丹增南卓 仁波切
|
本課程閱讀達賴喇嘛著作的《超越宗教的倫理道德》(Beyond Religion: Ethics for a Whole World)一書,
此書著重於如何在當代世界,依據科學認知、共同經驗、人性本善的理念之上建立一套超越宗教的普世倫理價值觀。
並強調道德倫理不應該侷限於宗教信仰,同時提出一套基於人性共通價值的倫理體系,任何人不論有無宗教信仰都可以接受和實踐。
而且,不依賴宗教的前提下,建立普世適用的倫理價值體系,分析人性中與生俱來的慈悲與同理心特質。
經由此課程使同學進一步跨越華語文的基礎上,吸收更多世俗倫理上的藏語專有名詞,探討本書提出的核心思想對於建立更和諧的現代社會,
是否具有重要意義?從而能夠更清楚地運用藏語文來表達與敘述,如何理解世俗倫理的重要性與可行性,掌握培養內在價值的實用方法,
建立跨文化的倫理思維能力,學習倫理價值運用於日常生活等方面。除此之外,將會建立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倫理道德體系,以及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善良本質。 (本課程採用 Google Meet 遠距教學。 3月3日當天試聽課程網址:https://meet.google.com/exn-tsbs-ink。) |
3.藏語入門(下)(線上課程)
週一 19:00-21:00 3月3日起,共15次 |
葉蕙蘭 老師
|
此課程分為上、下兩個學期,包含了1.拼音、2.會話、3.文法及4.閱讀四個單元。
本(下)期的課程中,包含了文法與閱讀二個部份,內容包含句型結構、格助詞、善說樹王論,以及藏文的散文與偈頌。 (本課程採用 Google Meet 遠距教學。3月3日當天試聽網址: https://meet.google.com/ocs-escv-wus。) |
4.梵語進階(線上課程) 週一 19:00-21:00 3月3日起,共15次 |
趙淑華 老師
|
本課程銜接「梵語入門」,預計期中學完其他尚未完成的閱讀必備語法知識: (1)學會數詞的變化方式,看懂佛典中的數詞用例; (2)了解複合詞的構造方法,學會解讀複合詞; (3)學習動詞完了過去式(perfect past)、不定過去式(aorist past)、條件式(conditional)、派生動詞 (derivative root)的構造方法及特徵,建立辨識這些動詞形式的能力; (4)學習解讀各類關係複句句型。 以上各語法單元都備有摘錄自佛典的例句,以便了解實際用法,熟悉佛典語彙、片語和常見句型。 若時間足夠,期末將閱讀〈迦旃延氏經〉或《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》所收錄的〈轉法輪經〉。 本課程教材由授課老師自行編寫以供課後復習之用,非誠請勿相擾。 (本課程採用 Google Meet 遠距教學。3 月 3 日當天試聽網址: https://meet.google.com/gdm-dcbb-cus。) |
5.日語佛教文獻選讀(線上課程)
(原週二09:30-11:30)改 週一 19:00-21:00 共15次 |
吳明志 老師
|
日本的佛教研究向來為台灣學界所器重,創刊於1952年的《印度學佛教學研究》便是一份受研究者重視的佛教研究期刊。
近年,《印度學佛教學研究》致力於期刊文章電子化,讓讀者可以免費下載已獲授權的文章,讓佛學傳播更上一層樓。
本課程透過本期刊的文獻導讀,引領學員了解日本的佛教研究概況,每學期閱讀之文獻皆不重複,
適合想要培養日語佛教文獻閱讀能力者,以及雖不具日語能力但愈瞭解現今日本最新佛教研究動態者。
本學期為讓學員溫故知新日本佛教研究,特別安排1950年代文獻及1970年代文獻各一篇,
其餘則為最新一期電子期刊之文獻。 (本課程採用 Microsoft Teams 遠距教學。 3月4日當天試聽課程網址:https://reurl.cc/XZ2poE。不需帳號和密碼。 若使用手機上課,需事先安裝 Microsoft Teams App。使用電腦上課者可以不用安裝 Microsoft Teams 軟體。 第二週起,需要事先上 Microsoft Teams 網站註冊為「免費會員」,才能完整使用相關功能。) |
6.藏語中級
(線上課程) 週二 14:00-16:00 3月4日起,共15次 |
葉蕙蘭 老師
|
主要將以藏文基本句型延伸,來培養藏語會話與閱讀的能力。內容涵蓋口語、文法、經教、論典。
每學期都會使用來自各地,不同題材的藏文教材;每堂課會有自製講義,與影片配合。 (本課程採用 Google Meet 遠距教學。 3月4日當天試聽網址:https://meet.google.com/ccf-iuva-pfr。 |
7.殖民地時期台灣佛教史
(線上課程) 週二 14:00-16:00 3月4日起,共15次 |
吳明志 老師
|
日本殖民地時期是台灣佛教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,也是一個特殊的階段。 台灣佛教在此一時期蓬勃發展,但在殖民當局的規劃當中,台灣本土的宗教屬於「舊慣宗教」, 需要「加以改正」,因此台灣佛教並沒有被視為是「正式」的佛教。進入「皇民化運動」之後, 就成為了要被「教化」為日本佛教的宗教之一,後因戰敗而沒有成局。本課程透過此一時期的相關史料及研究文獻之導讀, 引領學員理解殖民地時期的台灣佛教樣貌,一起認識殖民地時期台灣佛教史。 (本課程採用 Microsoft Teams 遠距教學。 3 月 4 日當天試聽課程網址:https://reurl.cc/Kd2qVp。不需帳號和密碼。 若使用手機上課,需事先安裝 Microsoft Teams App。使用電腦上課者可以不用安裝 Microsoft Teams 軟體。 第二週起,需要事先上 Microsoft Teams 網站註冊為「免費會員」,才能完整使用相關功能。) |
8.巴利經文輯要
(線上課程) 週二19:00-21:00 3月4日起,共15次 |
高明道 所長
|
巴利《經藏》五部,卷帙浩繁,一般社會人士一生難以讀畢。所幸菩提比丘慈悲體察到此困難,由契經寶藏精選佛法要義,
編寫一部精彩的教材 (Reading the Buddha’s Discourses in Pāli),方便讀者一方面容易掌握世尊教法的核心教義,
另一方面也更熟悉巴利語。本課程以其經文段落為內容, 透過中文說明,讓學員免於多一種語言的隔閡,直接從中獲益。 (本課程採用 Zoom 遠距教學。3 月 4 日當天試聽課程,會議 ID 861 2648 7655,密碼 913290。) |
9.藏文長難語句解讀示範
(線上課程) 週二 19:00-21:00 3月4日起,共15次 |
黃奕彥 老師
|
由於藏文文法的特色,藏文常會出現較長語句,對不熟悉其構句方式的讀者來說,會造成閱讀上的困難。
本課程擬以宗喀巴大師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為本,漢譯則參照法尊法師譯文,每週各從一個主要章節中挑出幾個長難句作例子,
示範如何解讀,期望能有助於學習者提升藏文長句的閱讀能力。 (本課程採用 Zoom 遠距教學。3 月 4 日當天試聽課程,會議 ID : 892 5691 4087,密碼:1140300。) |
10.禪宗作品選讀
(線上課程) 週二 19:00-21:00 3月4日起,共15次 |
王月秀 老師
|
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土後,便與中華文化互盪互融、互消互長,並與儒家、道家(教)不分軒輊的,影響與之有緣的炎黃子孫。
如果要研究中國哲學史、文學史,則佛教思想與文學的種種面貌,必不可忽視之。然而,由於佛教義理常予人艱深玄妙的印象,
以致不少有心人常「不得其門而入」,實是可惜之處。
本課程主要是以回歸經典的方式,引領修課同學深入認識大乘佛教宗派之一──禪宗的全貌。禪宗以「明心見性」作為修行旨歸。
在禪宗作品中,舉凡禪師傳記、禪詩、公案、語錄等,皆充滿饒富哲理的禪味,散發智慧的芳香,因而本課程主要是擷選一些禪宗代表作品,
引領修課同學藉由經典閱讀,展開無盡延伸的問題討論與思考,或參禪,或反觀一己的生命,或省思浩浩蒼穹無盡情,
深契禪境、禪意、禪理,觀天、觀地、觀自己。希冀輕步悠遊於翠綠禪林的修課者,除了對禪宗有基本認識,
在人生道路上,多一盞慧燈陪伴,指引時而迷惘的心通向所想望的未來,並能一掬禪味芬芳,體認好好活在當下,即是體道的智慧表現。 (本課程採用 Google Meet 遠距教學。 3 月 4 日當天試聽網址:https://meet.google.com/zni-speb-ptd。) |
11.梵語《寶積經》(三)(線上課程) 週三 19:00-21:00 3月5日起,共15次 |
趙淑華 老師 |
本課程將繼續閱讀古《寶積經》的對應梵本 Kāśyapaparivarta(迦葉品)的「習甚深中觀」部分。
根據印順導師《寶積經講記》, 唯識學者所傳十三種中道,正是出自本經這個部分。由於本經梵語句型不難且多重複,
內容可分段獨立閱讀,敘述簡明有條理,法義多舉譬喻說明,加上有識途老馬《寶積經講記》深入淺出的諄諄教導,
可說是學習佛法及練習梵語閱讀的寶典。 (本課程採用 Google Meet 遠距教學。 3 月 5 日當天試聽網址:https://meet.google.com/gdm-dcbb-cus。) |
12.書法寫經.甲班(實體課程)
週四 18:00-20:00 3月6日起,共15次 |
胡進杉 老師
|
新同學: 楷書: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、虞世南孔子廟堂碑、顏真卿顏勤禮碑等的臨習。 舊同學: 1.隸書:西狹頌、熹平石經、鮮于璜碑、郙閣頌等的臨習。 2.行書:王羲之集字聖教序、顏真卿爭座位帖、董其昌千字文等的臨習。 (本課程為實體課程。) |
13.《佛法科學總集》(藏語進階)(線上課程)
週四 19:00-21:00 3月6日起,共15次 |
陳怡靜 老師
|
本課程接續秋季班,進一步探討《佛法科學總集》(ནང་པའི་ཚན་རིག་དང་ལྟ་གྲུབ་ཀུན་བཏུས་)一書中有關心的本質、分類等內容。
課程以藏語文為主,但會有中、英、藏文本輔助對照。聽力教材則採格西拉讓巴簡參慈仁(དགེ་བཤེས་ལྟ་རམས་པ་རྒྱལ་མཚན་ཚེ་ཪིང་)
在 2024 年於達蘭薩拉西藏圖書館授課的錄音檔,錄音檔連結:https://soundcloud.com/ltwa_archive/sets/science-and-philosophy-in-the。本課程兼具聽力、口語練習、文法解析、文本閱讀等多面向,期許能幫助學員在藏語文的學習上更上一層樓。 (本課程採用 Zoom 遠距教學。3月6日當天的試聽課程, 會議 ID 868 0248 5083,密碼 666773。) |
14.梵語《俱舍論》(二)(線上課程) 週四 19:00-21:00 3月6日起,共15次 |
趙淑華 老師 |
本課程將繼續閱讀《俱舍論》第一品第十偈以後的部分,也就是「五境」之「觸境」後的內容(包括偈頌與解釋偈頌的論文)。由於《俱舍論》是整理、辨析、抉擇、通貫聲聞經各種名相和義理的一部廣博之作,解說名相精細嚴密,因此對理解聲聞經名相和法義會有些許助益。此外論書的語法及句型有時與經典不太相同,本課程也想藉此學習此類「注疏風格」(bhāṣya style)的梵語散文。 (本課程採用 Google Meet 遠距教學。 3 月 6 日當天試聽網址:https://meet.google.com/gdm-dcbb-cus。) |
15.梵語文法 (一)(線上課程)
週五 16:00-18:00 3月7日起,共15次 |
宗玉媺 教授
|
此門課分四學期,對象是沒有梵語文法基礎的學生。本課是第一學期,學習的範圍如下:一、梵語天城體以及拉丁文 轉寫字母、連音;
二、動詞方面,學習第一組動詞(即第一、四、六、十類)含括為他語態和反身語態之現在式以及簡單過去式;
三、名詞方面學習 -a, -ā, -i, -ī 結尾名詞的格變化。本課要求學員每堂課後做習題。
習題目的在於讓學員熟悉一些梵語詞彙以及學過的文法。 (本課程採用 Google Meet 遠距教學。 3 月 7 日當天試聽課程網址:https://meet.google.com/mrs-jvwc-ehk |
16.英語佛法選讀(線上課程)
週五 19:00-21:00 3月7日起,共15次 |
高明道 所長
|
一百多年來,介紹佛法的西文讀物日益增多,包裹學術性高的研究著作以及善巧談修行的弘法性作品。二者不乏字句流暢、見解無誤的佳作。 此次課程以泰國高僧 Payutto 長老的代表作 Buddhadhamma 為教材,
有系統地介紹佛陀闡釋的自然法則及其生活裡的運用所帶來的利益。
講解一律採用國語,希望幫助學員增廣閱讀佛教文獻的經驗,加強對法義的掌握,同時也消除對英語的畏懼和陌生感。 (本課程採用 Zoom 遠距教學。3 月 7 日當天試聽課程,會議 ID 870 7966 1374,密碼 734038。) |
17.《廣破論》研讀(線上課程)
週六 09:00-11:00 3月1日起,共15次 |
劉嘉誠 老師
|
佛教早期邏輯與知識論的形成,與龍樹對正理派的批判息息相關,
在龍樹的主著「五正理聚」中,與批判正理派有關的《迴諍論》與《廣破論》,乃係龍樹基於性空學的立場,
對正理派的實在論見解展開批判,以顯示空宗的思維方法與哲學旨趣。
本課程以《廣破論》為主,並輔以當代學者之相關著作,就正理派在《正理經》中以十六句義的能立方法論,
用以成立自性有的人法及藉此達致解脫,講解龍樹如何基於一切法空的立場,廣破能立的十六句義皆無自性,
既無能立,故亦無所立的人法,亦無他宗所計執的解脫。期能透過本課程的介紹,以認識龍樹對推理與知識的觀點。 (本課程採用 Google Meet 遠距教學。 3 月 1 日當天試聽課程,網址:https://meet.google.com/ktm-xywa-qmk。) |
18.書法寫經.乙班(實體課程)
週六 09:00-11:00 3月8日起,共15次 |
胡進杉 老師
|
新同學: 楷書: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、虞世南孔子廟堂碑、顏真卿顏勤禮碑等的臨習。 舊同學: 1.隸書:西狹頌、熹平石經、鮮于璜碑、郙閣頌等的臨習。 2.行書:王羲之集字聖教序、顏真卿爭座位帖、董其昌千字文等的臨習。 (本課程為實體課程。) |
19.《菩薩藏經》選讀(線上課程)
週六 14:00-16:00 3月1日起,共15次 |
高明道 所長
|
唐三藏法師玄奘所譯《菩薩藏經》顧名思義是一部專門針對大乘行者宣說的契經,後因編入《大寶積經》,
以「《菩薩藏會》第十二」的面貌傳流至今。 在這部篇幅不小的佛經裡,世尊有慈悲喜捨、六波羅蜜等多方面的開示,
指導嚮往圓滿佛果的弟子如何實踐菩薩道。
本課程以第五品,即〈四無量品〉,為主要教材,讓學員一方面多多認識漢譯本的語文特性,
一方面探究法門的意義和實踐方法。 (本課程採用 Zoom 遠距教學。3 月 1 日當天試聽課程,會議 ID 861 8637 6347,密碼 992882。) |
20.梵語佛典導讀 (一)(線上課程)
週六 16:00-18:00 3月1日起,共15次 |
宗玉媺 教授
|
此門課必須有完整的梵語文法基礎。雖然此課將連續四學期, 但是每一學期都是獨立的課程。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梵語的閱讀能力, 並且認識梵語的句法 Sanskrit syntax。為了讓學員熟悉不同形式的梵語句法,本課將導讀不同形式的梵語經典: 一、早期佛教經典:Anityatāsūtra 梵語《諸行有為經》 二、早期大乘經:Aṣṭa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梵語《八千頌般若波羅蜜經》第19品關於火的譬喻 三、部派佛教論書:《俱舍論》第一分別界品 四、印度文學:Kathāsaritsāgara 第一書,第三章第45偈頌開始 (本課程採用 Google Meet 遠距教學。 3 月 1 日當天試聽課程網址:https://meet.google.com/tfj-fvog-gka。) |
21.巴利契經選讀(線上課程)
週日 10:00-12:00 3月2日起,共15次 |
高明道 所長
|
上座部所傳的巴利三藏浩瀚如海,而其中較容易切入的部分無非是經藏。十幾年前,
博學多聞的菩提比丘對這些豐富無比的資料加以選譯,並予以巧妙的安排, 讓讀者容易掌握巴利契經裡的義理架構及修行次第。本課程以該著選譯的經文段落為主要內容,
從原典著手,遵循菩提比丘的引導,幫助學員對巴利傳統的說法獲得較系統的瞭解。 (本課程採用 Zoom 遠距教學。 3 月 2 日當天試聽課程,會議 ID 825 4863 4760,密碼 597667。) |
22.巴利注疏選讀(線上課程)
週日 14:00-16:00 3月2日起,共15次 |
高明道 所長
|
巴利語的《注》以及《注》的解說《疏》,對經文本身的掌握頗有助益,反映古代南亞釋氏學者如何解讀契經。
無論是詞語的詮釋、構詞的剖析、句型的疏通、 概念的理清或因緣故事的補充,巴利語的注釋書都提供豐富的資料。
本課程以《小部.經集.慈心經》為選讀範疇,盼能讓學員嚐到《注》的獨特法味。 (本課程採用 Zoom 遠距教學。 3 月 2 日當天試聽課程,會議 ID 869 2691 9703,密碼 311861。) |
23.巴利本生選讀(線上課程)
週日 16:30-17:30 3月2日起,共15次 |
高明道 所長
|
佛典的文體中,以詩歌樣態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偈頌不僅從文學角度頗具魅力,就傳達佛法的旨趣論,
亦饒富感染力,且更能活潑、細膩闡述法義, 總令讀誦者印象特別深刻。當然,這些作品,無論是阿羅漢的證道歌、天神向世尊提出的疑惑、
餓鬼的故事抑或佛陀有感而發的教授,其語言表達有時並非易懂。 陳述世尊因地偉業的《本生》,注中不僅剖析偈頌的語言現象,
更大的篇幅用在生動講述此世因緣以及過去輩子的菩薩行。跟《本生》一樣列入巴利《小部》的 《行藏》實際上也是另一編輯概念下的偈頌體裁本生集。本課擬程透過《行藏》、
《本生》及其注釋的研讀加強對偈頌與傳統解說的理解、掌握和欣賞。 (本課程採用 Zoom 遠距教學。 3 月 2 日當天試聽課程,會議 ID 896 2154 4540,密碼 674838。) |